古城古镇当前位置:首页 > 古城古镇

河北正定城墙上的魁星楼

2018/11/01




 魁星又名“璇玑”,是北斗七星中的前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总称,因为这四颗星排列如“斗”字,故而得名,魁者,第一也。汉代纬书《孝经援神契》中就有“奎主文章”之说,此后魁星作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而被顶礼膜拜。魁星楼则是为祭祀魁星所建,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因魁星楼和士子科举密切相关,故多作为文庙的附属建筑而存在,然也不乏“有将魁星阁建于城墙壁之上者,取其照耀一方之意”(《中国古代建筑辞典》1992年版)。现存古城墙壁上的魁星楼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如位于阜阳市老城东南城墙交结处始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的阜阳魁星楼;位于西安古城东南城墙上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1986年又在原址重新修复的西安魁星楼;位于平遥城墙东南角创修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平遥魁星楼;位于辽阳城东南隅城墙角上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辽阳魁星楼等都是魁星楼兴建于城墙壁上的实例。但同样作为府级古城墙遗存的代表正定古城墙却在明代修筑落成后不见有关于魁星楼的记载,那么正定古城墙上是否修建过魁星楼?如有则到底建于何时?本文试图带着这些问题逐一作答。

    正定古城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元玺元年(352年)前燕大将慕容恪攻打常山郡城,《晋书》中记载:“(慕容)恪屯军呼沲(滹沱河),闵将苏亥遣其将金光率骑数千袭恪,恪逆击,斩之,亥大惧,奔于并州恪进据常山”,旋即在滹沱河北岸建安乐垒,此即为正定古城墙的发端。在以后的年代里,正定古城墙经历了如下几次大的扩建和修缮:一是北周宣正元年(578年)在真定(原安乐垒)置恒州,将原来的土筑城垣改为周长15华里的石砌城垣;二是唐宝应元年(762)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原石城坍塌,当时的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借机扩建,将原城墙拆除,以土筑成,原城所用之石筑门;三是明代的两次大修,一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都御使陆矩会、御史陈金增为加强真定城的防御重新修筑真定城,将真定城扩建为“周围二十四里,高三丈余,上宽二丈”(光绪版《正定县志》)的土城。二是隆庆五年(1571)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直至后任知县周应中申动府库银六万余两,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万历四年(1576)竣工。修筑落成后的城墙“门四,各有月城,建楼,东曰迎旭,今改环翠,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四隅仍各建楼,南城外楼曰看花,额曰襟山带河”。关于此次修筑落成后的城墙状貌,《正定县志》和《正定府志》均有详细记载,但唯独不见有关于魁星楼的记载,那么同样作为府级的正定古城墙上真的就没有修建过魁星楼吗?为此笔者分别查阅了光绪版《正定县志》、万历版的《正定县志》和《正定府志》,最终在光绪版《正定县志·学校》中找到了魁星楼的一丝踪迹:“旧魁星楼,在东南城上,今已倾圮……新魁星楼,在文庙东南,万历二十七年知府秦临晋增建,代有修葺,同治七年塌卸,八年重修,壮丽有增于旧”,这是正定古城墙上曾建有魁星楼的确切记载,另据《正定府志·学校》也记有“万历二十七年,知府秦临晋增建魁星楼”的记载,由此可知在万历二十七年确曾有将原建于正定东南城墙上已倾圮的魁星楼移建于府文庙的史实。根据阜阳魁星楼修建在东南城墙交结处、西安的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667米处的城墙上、平遥魁星楼修建于平遥古城墙东南角、辽阳魁星楼创建于辽阳城东南隅城墙角的遗存,及“旧魁星楼,在东南城上”的记载,正定古城墙上的魁星楼也应修建于南城墙东部。经笔者实地考察,正定古城墙南城墙东半部保存较为完好,那么原建于正定南城墙东部的魁星楼则修建于何时?

    考证正定古城墙上魁星楼到底建于何时,就不得不说与之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魁星楼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而中国封建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整个社会崇尚武力,科举制度进入中落时期,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共举办过十六次,停办两次,且元朝科举所选人才通常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故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明王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只有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成为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现在我们反过来看一下正定古城墙在历史上几次大的扩建、修葺和科举制度相对应的年代。正定古城墙始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此时选举人才的制度是按门第出身推举为官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还未建立,故也就未有兴建魁星楼之说;时至唐宝应元年(762)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当时的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进行拓建,此时正处于唐朝末期的军阀混战,修葺城墙为求得生存,更不会有闲暇时机顾及于此,故城墙上的魁星楼也不可能是此时所建。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此时魁星楼的兴建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但依据正定县志 “宋元并依旧城修葺,然非石垣”的记载,此时正定城墙没有经过大的扩建和修葺。至于元朝蒙古族入主中原崇尚武力,科举制度中落,兴建魁星楼更无可能。 明朝第二次(即隆庆五年至万历四年)对城墙规模较大的扩建,《正定县志》和《正定府志》上均有详细记载,唯独不见有建魁星楼的踪迹;再者若是明代第二次修建时所兴建的魁星楼,从万历四年(1576)城墙落成到万历二十七(1599年)在府文庙增建魁星楼年不过二十三年的光景,短短的二十多年且是砖筑的城墙壁,魁星楼似乎无坍塌的可能。据以上史实可知魁星楼在明代第二次城墙扩建时已被拆除,故新建城墙不见有关于魁星楼的任何记载。综合以上推断可以分析得出,正定南城墙东部的魁星楼应是明正统十四年(1449)都御使陆矩会、御史陈金增筑城址时所建,历经一百多年后时至明代第二次对城墙大的扩建和修筑时已破败不堪,故在明代第二次修筑时将其拆除,并移至在科举考试中地位日益重要的府学府文庙内。移建于正定府文庙内的魁星楼几经修葺一直保存到现代,后据1992年版《正定县志》记载,“20世纪70年代拆毁”府文庙时被拆除。那么历史上的正定城墙上存在的魁星楼风貌如何,现存的史料已不可考,我们只能期待更进一步的资料发现。

友情链接MORE

Copyright©中外美术考级网 京ICP备10047107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89号 网站运营:北京九方文化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南里东区8号楼尼奥大厦1单元744室 电话:010-67154811(美术部)    010-67191577(行政部)